曾經(jīng)有這樣一位年輕求職者,參加面試晚到15分鐘,見到面試官不僅沒道歉,還問有沒有垃圾桶扔他的口香糖。還有一位20歲出頭的求職者,跟人事部經(jīng)理的電話打到一半突然斷線,過了兩個小時才回電話,同樣沒有道歉,還解釋說因為修指甲,手機不小心掉水里了。還有一位母親,因為兒子實習期結束后沒有被雇用,便打電話給兒子的老板,要求了解原因。
59歲的達尼•特克汀•科普利克(DaniTicktin Koplik)是新澤西州恩格爾伍德的高管兼業(yè)績教練,他有很多這樣的例子。在過去幾年里,科普利克一半的指導對象都是所謂的“Y世代”或“千禧一代”求職者。這群年齡在20至32歲之間的求職者,由于那種自以為是的態(tài)度、缺乏對權威的尊重以及父母的過度介入,會在求職過程中犯下一系列錯誤?破绽苏f,在她自己的實踐指導中,家長就經(jīng)常會打電話和發(fā)郵件,試圖親自插手整個指導過程。為阻止這一現(xiàn)象,科普利克每月安排一次家長會議,主要是告訴他們停止干預。她還指導家長向其子女傳達前后一致的信息。很多父母都會告訴子女要想辦法自謀生計,同時又讓他們無限期免租金住在家里?破绽藭扑]父母制定時間表和最后期限。
我請求科普利克列舉出那些20歲出頭的客戶常犯的一些錯誤,她在這方面絕不少缺素材。以下是她認為求職過程最容易犯下的十大錯誤。
1、假裝
家長過渡干預造成的后果之一,就是年輕人自以為什么都該一帆風順?破绽苏f,有位實習生第一天上班就告訴主管,那周的周四他要提前下班去上馬術課。“這個人還不明白,這么做是完全不合適的,對他的職業(yè)生涯極為不利!笨破绽苏f。
2、求職開始太晚
理想情況下,大學生應該在大一結束后的那個暑期開始尋找對口的實習崗位。那些認為不費太多力氣就能找到工作的學生,會在浪費很長時間后才著手尋找工作。
3、未能充分利用校友網(wǎng)絡
雖然家長和他們的朋友能為你提供很好的人脈,但一所高等院校提供的職場人脈應該是年輕求職者最優(yōu)先利用的資源。
4、簡歷草率、過分以自我為中心
年輕的求職者往往不擅長達到簡歷的基本要求,比如,清晰、合理布局、對語言和標點符號的仔細校對,和對職位描述中關鍵詞的使用。另一個嚴重的問題,“求職目標”部分往往過多闡述自己的需求,而對潛在雇主的需求涉及不夠。比如,年輕的求職者總說,“該初級職位讓我可以運用自己的技能、想法,投入我的熱情,并從中學到很多東西!钡珜嶋H上,他們能夠為雇主作出哪些貢獻才應該是強調重點。像夏令營輔導員那種微不足道的工作就不用在簡歷中提及了,除非你能夠量化成就,比如你曾經(jīng)組織一場由150名露營者組成的海濱活動。
5、求職信重復簡歷內容
很多年輕求職者在求職信中重復闡述簡歷內容。而實際上,求職信應該簡短生動,具體談談求職者可以為這個職位帶來些什么。
6、沒有做足功課
年輕的求職者在參加面試之前,往往瞟一眼公司網(wǎng)站就算完了,而實際上,他們應該閱讀網(wǎng)站上所有信息,搜索有關該公司的媒體報道,追蹤有關公司經(jīng)理的社交媒體信息,比如Twitter信息等。
7、未能清理個人社交媒體資料
所有Facebook上那些醉酒、身穿比基尼的照片都應該刪除,或者設置隱私權限。所有人,包括大學生,都應該完善自己的LinkedIn個人資料。
8、未能表達出對面試官的感激之情
年輕的求職者在結束面試時,往往不知道表達對面試官的感謝。永遠都要當面感謝面試官,明確表示能來這家公司上班是你的榮幸,并咨詢面試過程的下一步是什么。之后回復一份手寫的感謝信或者電子郵件,提及面試中討論過的一些細節(jié)。
9、未能表達出對上一輩人的尊重
科普利克提到一個暑期實習生,他完成在一家大型公司的實習之后,徑直走進首席多元化官的辦公室,說,“我能就我的這段實習經(jīng)歷給你提出點反饋意見嗎?”年輕人太過習慣于被納入對話之中,以至于分不清長幼尊卑。
10、過于依賴職位需求列表和人才招聘會
我在有關求職失誤的每篇文章中都會寫到這一點,因為這是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?破绽苏f,年輕求職者和相對更年長的人一樣,也會花太多時間在網(wǎng)上或去不知名的招聘會申請職位。我們一而再、再而三地強調:人們找到工作都是通過朋友介紹,而不是應征了招聘廣告。如果你看到一個空缺崗位,嘗試去尋找與這家雇主有關系的親戚或朋友,并將其作為切入點。